激光測距儀概述
2012-09-16
激光測距儀是利用激光對目標的距離進行準確測定的儀器。
激光測距儀工作原理是通過激光發射單元向目標發射出一束激光,接收單元接收目標反射的激光束,內部計時器測定激光束從發射到接收所用時間,最終得出從觀測點到被測物體之間的距離。
由于激光測距儀使用的激光發射方式不同,其選擇性也有區別。若是連續發射的激光,量程可在40公里左右,同時具備晝夜作業的能力。若是脈沖發射的激光,絕對精度一般較低,而在用于遠距離測量,其相對精度則較高。
激光測距儀的工作原理
激光測距儀一般采用兩種方式來測量距離:脈沖法和相位法。脈沖法測距方式為:測距儀發射出的激光經被測量物體的反射后又被測距儀接收,測距儀同時記錄激光往返的時間。光速和往返時間的乘積的一半,就是測距儀和被測量物體之間的距離。脈沖法測量距離的精度是一般是在+/- 1米左右。另外,此類測距儀的測量盲區一般是15米左右。
相位法測距方式是用無線電波段的頻率,對激光束進行幅度調制并測定調制光往返測線一次所產生的相位延遲,再根據調制光的波長,換算此相位延遲所代表的距離。即用間接方法測定出光經往返測線所需的時間。相位式激光測距儀一般應用在精密測距中。由于其精度高,一般為毫米級,為了有效的反射信號,并使測定的目標限制在與儀器精度相稱的某一特定點上,對這種測距儀都配置了被稱為合作目標的反射鏡。
最新資訊
提交您的需求,我們將盡快與您聯系
完善您的信息,艾克賽普專業團隊為您提供服務!
請選擇您要填寫的表單類型 *
獲取產品報價
獲取方案詳情
申請技術服務
公司名稱 *
姓名 *
手機號 *
郵箱
需求描述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