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紅外熱成像技術是一種重要的設備故障診斷評估手段,其測試數據顯示了設備運行的溫度場參數。運行中設備的熱狀態變化或異常,對確定設備的工作狀態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義。該技術分辨率高,顯示多樣化,可連續監測物體表面的瞬態二維溫度分布場,便于發現熱區、熱區形狀和熱點分布。
紅外熱成像技術有以下特點: (1)非接觸測量。對于許多無法接近的目標,如遠距離目標、高速運轉中的設備、放射性環境中的設備、高溫和高電壓設備等均可測量; (2)響應速度快。可動態監測各種啟動、過渡過程的溫度; (3)靈敏度高。可分辨被測物的微小溫差; (4)測溫范圍廣。從攝氏零下數十度測到零上2000℃,可適于多種目標的使用。
二、紅外檢測技術在石化行業的應用實例
1.在催化兩器襯里損傷檢測中的應用
2008年9月12日檢測時發現,二套催化裝置再生器再生斜管有多處超溫區域,最高達277.O℃。從超溫區域的溫度分布情況判斷其內部襯里可能出現了損傷,為保證生產正常進行,加焊一層同材質鋼板進行保護,維修后溫度明顯降低,其后加密監測再斜管的溫度變化,到大修前再生斜管未再出現明顯的超溫區域。大修后將再生斜管改為循環管,運行至今檢測中未發現有明顯超溫區域。另外9月15日檢測時發現,三套催化裝置第一再生器沉降器有一超溫區域,最高溫度為262.4℃,判斷其相應部位的襯里出現了損傷,需要在大修期間檢查并修復。
2.熱力管道保溫測試與評價
紅外熱成像技術的發展為保溫測試與評價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方法,避免了測點選取帶來的隨機誤差,在測試過程中也不會發生因儀器接觸不良等問題導致的誤差。2009年5月,應用紅外熱成像技術對動力—煅燒3.5MPa蒸汽管線進行了全面普測,為管網車間維修提供了準確的測試數據,解決了生產實際問題。如一彎頭處保溫外表面溫度超標,在一直管段又發現一超溫區域,利用傳統測試方法則難以發現類似內部保溫材料破損情況。
3.電器設備的故障診斷
2008年10月12日,在對廠北變電所檢測時,發現重整1#線B相下接線柱瓷瓶溫度偏高,最高溫度為85.5℃,而上接線柱瓷瓶最高溫度為49.1℃,判斷其出現了故障,經檢查發現下接續柱螺栓發生了松動。另外,在對煤代油電廠配電間進行檢測時,發現2#進線B相下端一螺母處出現了超溫區域,其溫度明顯高于其他螺母,最高溫度達102.4℃,經檢查發現原因是該螺栓已松動虛接,引起局部過熱,檢修后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