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到2010年之間的10年,是我國電力行業發展的黃金十年,電力行業年增速保持在12%左右,從2012年開始增速進入下降通道,今年來看最多能夠保持在7%左右。應該說我國電力設備行業進入了中速增長期,今后幾年可能會進入低速增長期,一些不具備競爭力的企業必將面臨深度整合,兼并重組或破產倒閉不可避免。”近日,東方電子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方電子”)董事長楊恒坤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楊恒坤的擔心并非空穴來風,據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數據統計,2012年上半年,我國電力設備行業已經出現了罕見的“負增長”,而今年看來,諸如電纜、變壓器、中低壓電氣等制造企業的日子也并不好過,產能過剩、利潤下滑、惡性競爭、質量下降等弊病正在困擾著傳統的電力設備行業。如果不進行適時有效地調整,2014年將是更加“難熬”的一年。
低端制造與產能過剩屢遭詬病
“當電力消費由高速增長變為中速增長,意味著整個電力行業投資拐點已經出現,這個拐點來自于市場而不是由人去控制的。”楊恒坤告訴記者。我國電力行業連續多年高速發展后,發展速度逐漸回歸理性,而世界金融危機形勢下國際市場需求也在大幅減少,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國內傳統產品顯然已經不能適合新形勢下電力需求。
“造成深度洗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有兩方面:一是國內電力設備大多處于低端制造的范疇,與市場脫節;二是產能嚴重過剩,諸如變壓器、電纜、風機、光伏組件甚至是某些高端產品都或多或少的出現產能過剩問題。”一位業內專家分析說。
事實上,由于缺乏規范管理的無序投資,我國制造業低端制造與產能過剩早已屢遭詬病,目前我國電力設備行業出現了產能過剩的現象。受國際、國內以及市場需求的影響,這一局面目前暫時不會改變,在未來的幾年中,電力設備行業會引來微利時代,一些小企業可能會在這一段時間中面臨重組、合并或者收購等局面。
2012年我國火電設備、水電設備、核電設備產業產能利用率在70%~75%,光伏設備產能利用率只有不到60%,風電設備產能的利用率不到70%,變壓器行業產能利用率僅為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