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發布《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根據上述規劃,到2020年,中國衛星導航產業創新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產業應用規模和國際化水平大幅提升,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
受到該利好消息的影響,10月18日,A股市場中以海格通信、北方導航、北斗星通、合眾思壯、中海達(行情,問診)等為代表的北斗導航概念股紛紛走強,成為了當日盤中的主要亮點之一。
北斗成全球四大導航之一
《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指出,到2020年,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及其兼容產品在國民經濟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將得到廣泛應用,在大眾消費市場逐步推廣普及,對國內衛星導航應用市場的貢獻率達到60%,重要應用領域達到80%以上,在全球市場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與此同時,中國也將基本實現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全球覆蓋,可為中國及周邊大部分地區提供面向行業和大眾應用的實時分米級和事后厘米級定位服務。
相關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產值為810億元,在全球占比不足8%。截至2012年年底,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終端社會持有量為23萬余套,相關產值接近40億元,僅占國內比重的5%,所以未來的國內衛星導航產業的蛋糕將很大,錢景無限。而通過近20年的發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成為與美國GPS系統、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GLONASS)、歐盟伽利略系統(Galileo)比肩而立的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之一。
何以“背靠金山卻找不到飯吃”?
從現在起到2020年,是中國搶爭技術制高點和兼容操作等規則標準話語權的關鍵時期。誰能向全球民用用戶提供兼容互操作的衛星導航資源,誰就能分享全球衛星導航市場的更大蛋糕。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最具競爭力的國家,可謂后發制人、后發居上。
國內衛星導航產業如此誘人的發展前景,引來海內外投資人搶食,A股相關導航概念股也迎“風”而漲。那么面對如此局面,投資者該如何審時度勢,精確布局?有關資本市場專家表示,衛星導航產業四大細分市場將顯示出強大的增長后勁,錢景可期。
第一,高端制造業。包括導航芯片和模塊、多種多樣的通信芯片和模塊、接收機組件、顯示器件與整機集成等。可以關注的主要上市公司有:中國衛星、北斗星通、國騰電子、海格通信、華力創通、四川九洲(行情,問診)、江蘇三友(行情,問診)等。
第二,軟件業。包括系統類軟件、導航定位授時軟件、地圖引擎與各種嵌入式應用軟件等。主要上市公司有:超圖軟件(行情,問診)、合眾思壯等。
第三,與導航相關的現代服務業。主要上市公司有:啟明信息(行情,問診)、四維圖新、中海達等。
第四,綜合數據業。主要上市公司有:航天科技(行情,問診)、合眾思壯等。
然而國內導航產業看似未來前景誘人,然而對目前一些身處產業鏈的公司而言,卻有似“背靠金山卻找不到飯吃”的感覺。作為衛星導航定位領域領軍者,合眾思壯2013年上半年凈利潤虧損,并預計前三季度虧損較同期有所擴大;而北斗星通上半年也處于虧損狀態,其預計2013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30%至60%。
對此,導航業專家表示,部分專注導航的公司日子不好過,主要原因在于國內北斗導航應用方面仍處于起步階段,產業鏈還未形成規模效應,因而北斗導航其應用價格因成本而偏高。但GPS在擁有規模效應的條件下,價格卻有明顯優勢,各類因素最終使得該產業鏈的部分公司業績難掩尷尬。
業界人士認為,在自家門口市場被GPS占90%以上的情況下,北斗“突圍”的難度不小。GPS用戶量大、成本很低,而北斗產品規模小、價格居高不下,致其競爭失去優勢。
挑戰并存,衛星導航產業任重道遠
可以說,我國衛星導航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然而勿庸諱言的是,在全球衛星導航多系統并存競爭以及產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衛星導航產業仍然面臨不少突出問題:
一是我國衛星導航系統建設滯后于產業發展需求,應用主要依賴國外系統。就企業競爭力而言,由于技術積淀不夠,國內企業在衛星導航領域缺乏核心技術和專利,關鍵技術若自主研發,需花費上億元,成本高昂,一般企業難以承受。
二是缺乏統籌規劃,地面應用基礎設施整體能力不足與重復建設并存。目前國內從事北斗產業的相關公司超過6800家,從業人數約為15萬-20萬人,總投資規模在500億元左右,但整個產業仍呈“小、散、亂”狀態,產業園區千篇一律。
三是自主創新能力不足,不掌握核心技術,集成應用能力薄弱,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市場空間被嚴重擠壓。有關專家指出,國內導航芯片技術相對落后、應用停留在表面等是北斗存在的突出問題。另外,由于芯片沒有經過大量市場應用,成熟度、穩定性尚需實踐驗證。
四是相關政策、法規、標準尚不健全,產業集中度低,缺少龍頭企業,產業發展環境亟待優化。因此,需要加快我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設,推動民用應用系統向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轉移,促進我國衛星導航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咨詢中心主任曹沖評說,國內北斗應用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若想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須針對導航產業“有機無芯”的瓶頸制約,應著力加強北斗芯片和終端產品的研發和應用,加快提升產品成熟度和核心競爭力;并適應應用需求,重點突破融合芯片、組合導航、應用集成、室內外無縫定位等一批基礎前沿和共性關鍵技術,開發一批高性能低成本的導航器件與產品,為我國北斗技術的國際化、應用產業化、市場全球化鳴鑼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