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網絡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2015-10-08
圖1給出了一個典型的傳感器網絡的結構。這個網絡由傳感器節點、接收發送器、計算機網絡或通信衛星、觀察者等部分構成。傳感器節點散布在指定的感知區域內,每個節點都可以感知信息,感知信息通過多跳的方式傳輸給接收發送器,接收發送器再將感知信息送到計算機網絡或通信衛星,通過計算機網絡或通信衛星實現觀察者與傳感器之間的數據通信。
傳感器、感知對象和觀察者是傳感器網絡的三個基本要素。網絡中的傳感器節點(或稱為傳感器子系統)由電源、數據獲取單元、信息存儲與處理單元和數據傳輸單元構成,如圖2所示。電源為傳感器提供正常工作所必需的能源。數據獲取單元用于感知、獲取外界的信息,并將其轉換為數字信號。信息存儲與處理單元對數據獲取單元傳來的信息進行必要的處理、保存,數據傳輸單元負責與其他傳感器或接收發送器之間的通信。觀察者是傳感器網絡的用戶,是感知信息的接受者或任務管理者,觀察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計算機或其他設備。
2 傳感器網絡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運用傳感器網絡進行環境監測的系統結構圖如圖3所示,系統硬件設備由傳感器子系統、服務器、客戶機和報警器組成。
系統流程如圖4所示。針對不同的環境,根據需要采集的參數類型(溫濕度數據、煙感數據、煤氣感應數據等)選擇相應的傳感器,構成相應的傳感器子系統,傳感器子系統將采集到的數據經過處理后發送到服務器,服務器將接收到的數據自動存入數據庫,當數據超出規定的范圍時啟動報警器進行報警,提醒值班人員及時進行處理。值班人員也可以隨時通過客戶端軟件訪問服務器,對環境參數進行查詢、統計、生成報表,隨時掌握環境狀態。
最新資訊